-
50家百货中,营收增长32家,占比64%,营收下降18家,占比36%。净利增长29家,占比58%,净利下降21家,占比42%,包括净利亏损的4家。
-
一边是传统实体零售式微,一边是电商零售积极回归线下,2018年新零售的转型与发展已经到不得不为的阶段。
-
在新出炉的排行榜中,4个“老一线”城市在各自的两个梯次中调换了位置——由“北上广深”变为“上北深广”。
-
在这“不缺钱”的时代,与消费者紧密接触的实体商业品牌往往成为市场的试金石,有时候,它们能告诉我们消费者在哪里。
-
坐拥236个万达广场,万达是否仍是持有物业最多的开发商?
-
成都银泰中心in99运营一年时间的“说明书”。
-
2018年3月四川商业地产界值得关注大事件,包括万科再落子仁寿、龙湖商业第6座项目亮相、沙湾会展中心贵宾楼爆破拆除等等。
-
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新中产的崛起,越来越多购物中心都逐渐加大对文创业态的占比,争相引入人气高的文创品牌。
-
2017年以来,阿里把盒马鲜生推上前台,入股高鑫零售、润泰集团,腾讯则是拿下了永辉、家乐福、步步高、海澜之家,以及利群商业。
-
到2020年,华润置地预计开业购物中心达到48个,到2020后,自营与规划在建购物中心总数量达到66个。
-
茂业国际的百货之所以业绩优于大部分百货,也是因为集团在过去的一年中,持续进行实体百货门店的升级改造,不断推进百货门店的购物中心化。
-
有时候,资本也是品牌打开实体市场的敲门砖。
-
2018年,成都有多少家商业项目要跟我们“不见不散”?
-
2017年,永辉、步步高、沃尔玛等十大超市企业开店293家,其中永辉开店最多,共133家。
-
行业加速洗牌的年代,“大鱼被吃”亦不足为奇,何况是“小鱼们”呢?
-
伴随着越来越多的购物中心与地铁无缝衔接,有着“人气磁石”之称的地铁楼层也成为各商家必争之地,成为继商场首层之后又一个新的租金业绩增长点。
-
成都大悦城的业绩是怎么来的?新产品线大悦春风里会不会在成都布局?这些问题,我们都和田维龙谈了谈。
-
永辉云创旗下“生鲜餐饮+零售”新业态目前已经在上海、福州、北京、深圳、南京、厦门、成都等7大城市开业门店20家。
-
从IT行业转型至今,无论是亲子俱乐部还是IP授权展,程总一直在和儿童行业打交道。而玩童会目前“娱乐设备+零售店”的模式,也来源于这几个阶段的丰富经验,以及积累下来对市场的预判。
-
随着交通、经济的逐步完善,在大量购物中心集中爆发、投资空间缩减的背景下,各大投资企业将逐步把从主城区下放至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