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寻求警察介入、隔离施暴者与受害者、心理咨询或社工介入、收集证据提交法庭到最后离开施暴者,这个链条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阻止遭受家暴的女性寻求外界的帮助。
12/10 11:00 评论(0)
-
施展认为当前工厂向越南的转移趋势,实际是一种“溢出”,这种转移只会让东南亚国家进一步嵌合进中国的供应链网络中。
01/31 11:00 评论(0)
-
【专访】赫尔辛基大学教授文德:“芬兰神话”并不存在,世上没有“教育天堂”
教育的复杂性与文化的多样性迫使教育者只能扎根本土,不断地追问:“我们的教育能够做得更好吗?”
01/23 11:40 评论(5)
-
本周的『思想界』,我们关注B站跨年晚会和人社部发文指需警惕“机器换人”。
01/06 11:30 评论(1)
-
在利用科技的同时,人们也恐惧地发现,自己已经逐渐陷入科技的控制中,任其摆布。
12/30 11:00 评论(2)
-
我们还需要下一个一百年,才能看到性别平等吗?
12/26 12:00 评论(15)
-
2019界面文化年度私人阅读书单新鲜出炉
12/24 12:00 评论(11)
-
日本世界史学者用繁复的细节与精彩的故事,吸引大众阅读世界史,中国学者离他们还有多远?
12/20 9:00 评论(0)
-
受家暴女性们的不行动,正是对真正不行动的政府、社会组织与社会文化的绝佳映照:当施暴者能够轻松脱身,当社会不能给予足够支持,谁又有资格要求家暴受害者自由地逃离、(不)原谅或是奔向新生活呢?
12/12 12:30 评论(1)
-
本周的『思想界』,我们关注新片《爱尔兰人》与关于“#李子柒是不是文化输出#”的讨论。
12/09 12:00 评论(4)
-
【专访】《道在屎溺》作者周星:能够有尊严地上厕所的社会才是文明的社会
厕所问题绝不能归咎于个人的素质,它折射的是更复杂的社会历史与文化问题。
11/30 13:00 评论(8)
-
【专访】《他乡的童年》导演周轶君:一个国家的教育是社会上所有东西的投射
“我想告诉你的是,教育有很多种不同的选择,有人是这样做的或者那样做的。当打开眼界后,再具体考虑自己怎么做的时候,你就不会那么无助。”
11/24 11:00 评论(2)
-
【专访】《死屋》作者丹尼尔·比尔:西伯利亚流放制度如何摧毁了沙皇俄国?
西伯利亚作为沙皇政权的监狱殖民地,不仅没有让沙皇实现其帝国愿景,反而让其成为了“革命的实验室”。
11/22 12:45 评论(0)
-
【思想界】“PRODUCE 101”全系列造假:沦为消耗品的偶像们
本周的『思想界』,我们关注北京出现鼠疫病例与“PRODUCE 101”全系列确认造假引发的讨论。
11/18 13:00 评论(8)
-
原本被视为下等阶级口味的辣味的迅速流行,在今天登堂入室成为中国饮食文化的特征之一,这可能是我们这个时代绝佳的隐喻——阶级不断跃迁流动,社会价值剧烈重组。
10/31 14:22 评论(2)
-
【思想界】《少年的你》:如果没有狗血结局,校园霸凌的出路何在?
本周的『思想界』,我们关注电影《少年的你》和《双子杀手》。
10/28 12:45 评论(16)
-
当社会失序不公,打破秩序的小丑和维护秩序的蝙蝠侠谁才是英雄?
《小丑》颠覆了超级英雄的叙事神话,同时为我们思考暴力提供了一条新路径。
10/17 12:45 评论(80)
-
【思想界】人们为什么害怕《小丑》?为什么讨厌瑞典女孩格蕾塔?
本周的『思想界』,我们关注电影《小丑》全球上映和16岁瑞典环保活动家格蕾塔引发的争议。
10/07 12:00 评论(167)
-
李怀瑜同时用受害者和加害者的双重视角叙述性侵案,正是希望我们拓宽思考的边界,看到社会结构的作用,而不是仅仅归咎于施暴者个人。
09/30 14:00 评论(34)
-
本周的『思想界』,我们关注影片《罗小黑战记》与央美展览“达·芬奇与他的艺术群体”引发的争议。
09/16 12:45 评论(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