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heathertamako
《再见智人》作者吴冠军认为,在技术呈指数级发展的当下,缺乏的是政治智慧。我们必须呼吁一次政治智慧的迭代,不再止步于人类主义的固有框架。
12/20 11:00评论(0)
在女性主义成为“显学”的今天,我们如何讨论“老登文学” | 编辑部聊天室
虽然现在都被统称为“老登文学”,但内里的文学品质是有高低参差的,现在它们都被划归在一起,拉齐到同一个平面。
12/15 11:00评论(1)
当现实氛围变得严峻,小新系列作品似乎正在朝着更简单易懂、更幼稚乏力的方向滑落而去——可是,为什么会这样?小新系列的低幼化又折射出我们怎样的处境?
11/29 11:00评论(0)
一周关键词:次要人物、波兰诗人、《性别打结》、大众与哲学、医疗人类学、人工智能、漫画、动物保护……
11/25 11:00评论(0)
为了与宏大叙事已经隐没的日常叙事及其延长线上的生死对峙,我们应该摸索出更加自由而优雅的战斗方法,克服潜伏着恐怖的决断主义。
11/19 11:00评论(0)
在这个到处都是“活人微死”“死人微活”的时候,大家会更倾向于江湖气和野蛮感。
11/17 11:00评论(0)
【专访】《熔炉》作者孔枝泳:肩负社会责任与好好照顾自己,二者并不矛盾
在孔枝泳看来,她的小说并不单纯关注社会问题,而总是“望向那些受伤和孤单的人”。她坚信“历史是绝对不会后退的”,“虽然保持乐观很难,但我们还是必须乐观。”
10/31 12:00评论(0)
立冬前的“无尽之夏”:新加坡艺术家张奕满个展登陆UCCA沙丘美术馆
“我们使用的物品、规划的空间为什么是这样的规模?它们怎样进入经济世界,又如何被语言和故事塑造成我们现在的现实?”
10/28 12:50评论(0)
本周关键词:西西、村上春树、清水洁、苏北人、美国住房、妖怪、路上观察学、城市与自然……
10/28 11:00评论(0)
【专访】珍妮特·温特森:信奉鬼神与来生的人类,早就为AI的出现做好了准备
“当人们不总是被贪婪和权力驱使时,创造的东西就会变得美好。”
10/24 11:00评论(1)
毛绒玩具、爽文和K-healing:到底什么是“治愈系”?| 编辑部聊天室
现实和治愈的艺术好像是不能兼容的,你一看到现实,治愈感的氛围好像就被打破了。
10/20 11:00评论(0)
作家葛亮:每个人都可以是孤独的历史,有自我编年的方式 | 专访
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仍然是把“万骨”嵌入“一将功成”的大叙事图景,但我们可以把个人本身作为历史演进的方式进行谱写。
10/16 11:00评论(0)
“韩江的小说让人们相信,并不是作家选择题材,而是题材选择了作家。”
10/10 22:37评论(0)
韩江获布克奖时,很多人会认为她已经“走到顶了”。
10/10 21:36评论(0)
诺贝尔文学奖背后的黑暗:为何越是崇高的地方,越会滋生罪恶? | 说书
在2024年诺贝尔文学奖即将颁布之际,我们重新回顾2018年诺奖性侵丑闻,并提醒我们自己:有时,反而是令人感到崇高、似乎毫无问题的地方,更加容易成为滋生罪恶的温床。
10/09 11:00评论(0)
当我们说一件物品有灵魂,这意味着什么?人类学家、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人类学部研究员薛茗认为,物的生命并不内在于其本身,而要在与人的互动交织中体现出来。
09/26 11:00评论(0)
裂痕愈发不可弥合,而这一切在历史中都有迹可循 | 一周新书推荐
本周关键词:台湾文学、波拉尼奥、美国留学、《史记》、南宋和元朝、美国大选、波伏瓦、里尔克……
09/23 11:00评论(0)
当下的东北故事,除了展览地方性的文化元素以外,是否真正关心深层次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心理状况?
09/18 11:00评论(0)
为什么残奥会不像奥运会那样激动人心,没有一位残奥运动员如刘翔、谷爱凌、郑钦文那般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
09/10 11:00评论(1)
“梦女”:是卑微的苦心酿蜜,也是夺回玩耍的反抗 | 编辑部聊天室
追偶像要想象自己占有他,吸收关系里的浪漫情愫。而梦女需要对光环以外的世界保持距离,照片、唱片和虚假的关系把她隔绝在更完美安全的世界,她不愿有人来打破这面墙。
09/08 11:00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