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式一:用另一台手机微信扫一扫
方式二:截屏存图,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相册”调取图片,识别二维码
话题进行中 · 分类:万象关注人数:179
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第32届大会,会议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在这部公约中,首次提到对传统节日与仪式的保护问题,这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一次以官方名义提出对历时性文化遗产—传统节日实施全方位保护。
作为一个具有5000年文明史和56个民族的文化大国,中国的节日遗产相当丰富。据不完全统计,有2000多年以上历史的传统节日,就有十多个,而一般的传统节日也都具有近千年历史,它保留有大量远古节日信息,具有重要的历史认识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社会价值,在传承一个民族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过程中,发挥着相当特殊的作用。
辛丑金牛年春节将至,这是中国传统节日最重要的一个节日。界面新闻《好问》栏目有幸邀请到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苑利,来跟大家一起聊聊中国传统节日遗产保护。
嘉宾:苑利
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
原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副会长、中国分会会长
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民俗学会理事
博士生导师
民俗学博士
1958年出生,我国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研究起步最早、研究成果最多的实力派学者之一。代表作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文化遗产报告——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理论与实践》、《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干部必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前沿话题》、《民俗学与遗产学视域下的乡土中国》、《韩民族文化源流》、《龙王信仰探秘》、《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丛书)、《中国民俗学教程》、《民俗学概论》等。
个人荣誉
1)获国家级优秀个人奖(中央国家机关、国家教委、国务院国家事务管理局等),1987年。
2) 获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优秀论文奖(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 1988年。
3)1995年获民族文学所优秀个人奖(民族文学研究所),1995年。
4)1999年获民族文学所优秀个人奖(民族文学研究所),1999年。
5) 2000年获民族文学所优秀个人奖(民族文学研究所),2000年。
6) 2000年教育部大学指定教材《民俗学概论》获国家图书奖的提名奖,2000年。
7) 2001年获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山花奖。2001年。
8) 2001年获民族文学所优秀个人奖(民族文学研究所),2001年。
9)文艺理论创新奖三等奖(中国文联),2002年。
10)民族文学所优秀个人奖(民族文学所), 2002年。
11)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国家新闻出版总署),2003年。
12)台湾出版TOP1大奖,2003年。
13)台湾出版TOP1大奖,2004年。
14)山花奖三等奖(中国文联,中国民协), 2004年。
15)山花奖二等奖(中国文联,中国民协),2006年。
(题图来源:CFP)
您至少需输入 5 个字我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