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案中法院也只是在双方现有举证基础上做的判定,只是支持了证据相对占优势方,并未否认开源协议的传染性,虽然这个案件被《人民法院报》头版头条报道确实可能会引发一些误解。
02/26 20:20评论(0)
监管机构陆续加强了对SDK收集和处理用户个人信息的监督,不过如果SDK开发者或者App运营者能够根据监管机构要求,全面完成整改,那么就有可能减轻或免除相应的责任。
02/05 10:58评论(0)
至少商标申请这个事情和暴雪回归中国无关。
01/30 19:14评论(0)
雪球这个名称用作金融产品的商标时,根据其自身含义及行业特征,存在两个商标法上的瑕疵。
01/24 16:27评论(0)
针对《纽约时报》的诉讼,OpenAI提出了四点立场。
01/09 18:55评论(0)
《纽约时报》起诉OpenAI和微软,重量级媒体关注AI哪些侵权责任?
对被告方OpenAI和微软而言,恢复原状和销毁训练素材的诉求如果被法院支持,会是一个麻烦,但不至于导致ChatGPT崩溃或者停摆。
01/03 20:29评论(1)
同样下架《堡垒之夜》,为什么苹果的反垄断官司赢了,谷歌却输了?
两个案件有一个重大区别:谷歌自作聪明,在长达1300多天的时间里销毁,或者说故意不保存其与案件相关的全部公司内部聊天记录证据,而苹果公司的案件没有这个情况。
12/14 14:50评论(0)
虽然OpenAI作为ChatGPT的发明人,打击他人搭便车的抢注行为有一定的正当性,但由于其未在中国国内有就ChatGPT有相应的使用行为,所以商标保护困难很大。
12/11 20:30评论(0)
生成图片的门槛太低,且人工智能的软件可以大规模复制,如果这都可以获得著作权保护,对整个社会而言,起不到鼓励创新的效果。
12/01 11:32评论(0)
首先涉嫌侵犯署名权;其次,LLaMA 2的软件协议对被授权人授权的前提条件是要公示权利标识,没有公示的,可以视为被授权人没有满足授权条件,所以其二次开发及发布均涉嫌侵权。
11/21 9:33评论(0)
本案可以看出人工智能目前处于野蛮生长的状态,创业者只顾产品快速推出,但产品设计中忽视法律风险和更重要的产业生态保护。
11/10 16:08评论(2)
让郭德纲说英文段子的Heygen人工智能服务,在国内落地需要办理哪些手续?
就目前的政策和法律环境,Heygen想要在国内落地服务,合规方面的挑战还是不小的。
11/02 9:45评论(2)
李佳琦直播间陷“底价协议”风波,最低价条款违反《反垄断法》吗?
如果海氏李佳琦直播间合同存在限价条款且被认定为违法,根据《反垄断法》,其有可能被处于上一年销售额1%到10%的罚款。
10/26 11:17评论(2)
一方面,人工智能是新生事物,用版权素材训练人工智能是否侵权或者说,是否构成合理使用,现行的著作权法律确实没有明文规定;另一方面,本案的对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言论自由等的影响也会是被告抗辩的重点。
10/20 20:28评论(3)
阿迪达斯对Black Lives Matter提商标异议合理吗?
从商标保护出发,阿迪达斯对这个Logo提起商标异议是合理的。但商业逻辑与政治逻辑不同。
10/11 15:11评论(4)
这是一个企图颠覆传统反垄断理论的诉讼。如果联邦贸易委员会能让法院认定亚马逊构成违法垄断,那比亚马逊垄断程度更高的互联网巨头谷歌、脸书的商业模式肯定也违法。
10/04 10:33评论(0)
“遥遥领先”获得了商标注册,意味着商标局审查并通过了申请。作为商标,它存在四大问题。
09/27 9:31评论(1)
《权力的游戏》作者起诉ChatGPT侵权,AI训练要不要获得著作权人的授权?
大模型的训练数据是不公开的,训练过程也是黑箱操作,著作权人即使知道存在侵权也很难举证。
09/21 21:28评论(10)
在法律后果上,中美两国还是有所区别。在美国,如果本案转化为集体诉讼,那所有有证据证明其在星巴克消费过诉请产品的消费者可能都可以拿到星巴克的赔偿。而在中国,消费者也可以民事索赔,但没有美国那种集体赔偿机制。
09/21 10:03评论(0)
谷歌面临25年来最大反垄断审判,如果此案发生在中国,会怎么判?
根据我国的司法实践,尤其是奇虎360诉腾讯案件的判决书确定的规则,法院可能会驳回起诉,而且这个案子变数多,甚至ChatGPT都会给谷歌加分。
09/18 9:24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