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wowjiemian
科技创新能力与经济体量显著背离,什么在拖累重庆的科技创新?|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估⑩
重庆需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财政支持力度,并加大在高层次研发人才方面的引进与培养力度,以及进一步推动高新区企业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力度。
08/12 18:06评论(0)
武汉何以成为中部地区科技创新第一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估⑨
武汉的研发能力表现最为突出,较上年跃升2个位次至全国第一,与此同时,企业活力指标也有小幅改善。
08/03 12:49评论(0)
科技创新能力跻身全国10强,合肥做对了什么?|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估⑧
合肥在多数指标上表现良好,二级指标在全国排名中位列前十的有11个。
08/03 11:42评论(0)
中国城市科技创新能力排行榜:北京居首,苏州和武汉跻身前五|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估⑦
科技创新能力10强城市依次为北京、深圳、上海、苏州、武汉、杭州、合肥、南京、广州和西安。
08/03 11:34评论(0)
安徽的科创能力缘何在中西部异军突起?|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估⑥
无论是总指数还是一级指标,安徽在各省的排名都高于安徽地区生产总值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各省的排位,凸显了安徽在科创方面的区域优势。
06/30 22:47评论(1)
31省市创新绩效评估:地区分化明显,东中西部各有所长|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估⑤
在创新绩效指数的最终得分方面,北京、上海、湖北、安徽、江苏位列前五。
06/30 10:41评论(0)
31省市企业活力评估:上海、湖南、江苏位列前三,北京为何排名不佳?|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估④
北京在企业活力方面(排第11)明显不及其在另外三个二级指标(均为第1)的表现。
06/29 13:00评论(0)
31省市研发能力评估:东部地区优势明显,河北上升幅度最大|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估③
在研发能力指数最终得分方面,北京、上海、浙江、广东、天津、江苏位列前六、都是东部地区省份。
06/29 10:32评论(0)
31省市创新环境评估:北京、浙江和安徽为何能位列前三?|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估②
安徽之所以能在创新环境上位列第三,主要是因为其科技支出在公共财政支出中的占比较高。
06/04 19:27评论(0)
发展新质生产力,各地的创新能力差距有多大?|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估①
本文是《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数报告(2023)》的第一篇,界面智库构建了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创新环境、研发能力、企业活力和创新绩效四个一级指标和24个二级指标。评价范围为31个省级行政区。
06/02 11:21评论(3)
前两个月,尽管苏州新批外商投资项目数累计同比增速达51%,但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同比仍下降逾两成。
04/02 11:29评论(2)
供需矛盾下,苏州房地产市场出现了明显的结构性分化。
03/31 20:31评论(0)
综合来看,浙江、广东、江苏、新疆、河北、安徽、湖北、福建等八省份的表现最佳。
03/27 10:50评论(1)
区域经济观察 |“崛起”20年,中部地区经济基本面发生了哪些变化?
目前,中部地区已经站在了一个什么样的“更高起点”?
03/26 9:49评论(0)
内需压力相对较大,企业和消费者信心明显还未恢复。
03/19 16:12评论(0)
政府主要任务的顺序发生显著变化,再次表明政策思路出现转换。
03/06 13:21评论(0)
区域经济观察 |“英歌舞”引发的潮汕游,如何才能持久拉动当地经济?
如何整合文化资源,如何吸引游客并尽可能拉长游客停留的时间,对潮汕地区而言仍面临一些挑战。
03/05 9:15评论(0)
服务贸易作为最大的短板,有非常大的潜力可以挖掘。
02/06 16:00评论(0)
工业企业盈利能力下降,三大行业利润分化明显。
01/30 15:08评论(0)
不论在线下还是线上,服务业消费的增长速度都明显高于商品消费。
01/23 8:18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