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第一波疫情将于2023年1月上旬达到感染高峰,2023年3月上旬转入低水平流行,疫情持续3个月左右时间,届时累计感染率接近80%。
12/23 17:34评论(3)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表示,北方有症状的病人比例比南方高很多,上海有症状病人的比例介于北京和广州之间。
12/22 18:18评论(0)
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的情况和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有很大关系,城乡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巨大差距是卫生资源配置失衡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为弥补这种失衡,国家对于基层卫生服务的资金投入逐年递增。
12/21 19:07评论(10)
临床实践也表明,目前奥密克戎毒株感染后死亡的主要原因还是基础病,真正直接死于新冠病毒感染导致的呼吸衰竭很少。
12/20 17:38评论(1)
山东、江西、河南、浙江等省份已经发布官方预测,预计本轮感染将于12月底至1月中上旬达到最高峰。对此,各地已采取多项应对措施。
12/19 13:59评论(2)
《纲要》明确,把安全发展贯穿扩大内需工作各领域和全过程,着力提升粮食、能源和战略性矿产资源等领域供应保障能力,有效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不断提高应对突发应急事件能力,为国内市场平稳发展提供坚强安全保障。
12/16 17:22评论(0)
【观察】医疗系统迎大考:发热门诊空前承压,重症救治紧急“补课”
保障医护人员的健康和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同等重要,如何尽快建立一套非常时期维持医疗系统正常运转的体系,已成当务之急。
12/16 10:26评论(21)
我国疫情防控措施作了优化调整,基层防疫工作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主要是从过去的早发现、早隔离,重点防感染,向实施分类分级的健康服务和医疗救治转变。
12/15 17:14评论(1)
对于死亡病例,公布病例的年龄、入院前症状、治疗时间、直接死亡原因、疫苗接种情况,这几项数据是必要的,有助于消除公众的心理恐惧感。
12/14 19:09评论(0)
老年人、孕产妇和儿童如何应对新冠病毒?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详解
2022年12月13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重点人群健康管理有关情况。
12/13 17:43评论(0)
多地教育部门也明确指出,充分尊重家长和学生意愿,凡家长及学生不愿意返校上课的,应继续组织好线上教学。对于返校师生,各地对于核酸检测与健康码查验的要求各不相同。
12/09 17:39评论(0)
国家要求所有医疗机构都要接诊阳性患者,不得以核酸结果区分是否接诊
现在是冬季,本身就是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常见病多发病、呼吸道疾病发热的病人,如果家里有常备药,就尽可能在家用药治疗。
12/09 17:39评论(0)
国家卫健委已经指导各地强化医疗救治床位准备,扩增救治资源,特别是制定了分级分类诊疗策略、不同临床严重程度感染者入院标准,对患者实施分级和分类救治,尽最大可能不影响医疗机构日常医疗服务工作。
12/08 17:42评论(0)
各地落实“新十条”:取消跨地区流动查验措施,安排学校开展线下教学
各地针对跨地区人员流动方面松绑措施比较多。
12/08 14:04评论(20)
此次对于跨区域流动人员防控措施的调整,打破了核酸阴性证明、健康码对于人员流动的限制,也体现了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的要求。
12/07 19:32评论(7)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解读防疫“新十条”:坚决纠正简单化“一刀切”,不搞层层加码
党和国家现职领导人都接种了国产新冠病毒疫苗。
12/07 17:24评论(22)
在不同防疫阶段,健康码的加码、赋码、转码、减码等问题反映了信息技术工具在疫情防控中的动态应用,也凸显出居民健康信息权的治理难题。
12/06 18:50评论(1)
多地继续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政策,新措施普遍于2022年12月5日起开始执行。
12/05 10:38评论(8)
几乎所有被访者都表示,感染奥密克戎后的症状与感冒类似,进入方舱后15天内核酸检测转阴,至今并无任何后遗症。不过,对于康复者来说,如何摘掉一些人的“有色眼镜”,让周围人群重新接纳仍是个问题。
12/02 12:37评论(13)
连日来,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国又有多地进一步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
12/02 12:37评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