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大师课》:听不懂民歌,谈什么传承?北京卫视每周日21:10重磅来袭!
《音乐大师课》:听不懂民歌,谈什么传承?北京卫视每周日21:10重磅来袭!
07.11-07.31
活动详情

继华阴老腔后,谭维维颠覆性改编《稻香》,又火了沉寂2500多年的“世界非遗”侗族大歌。北京卫视的这档音乐教育节目《音乐大师课》赢得喝彩和尊重,被赞“更加厚重更有分量更有担当了”!

有人说,以前的乐坛群雄逐鹿,现在是群魔乱舞。乐坛低迷了,但大量的音乐类节目却层出不穷。这些扎堆出现的音乐综艺,追逐“爆款”流行神曲,过度消耗急于变现,却没有探索求新的音乐。所以,除流行神曲外的很多民族音乐处于边缘化的尴尬困境,“民歌难成爆款”已成为业内的共识。

都说民族音乐好,无奈难成“爆款”,市场不去做,观众自然听不到、也听不懂。

最近莫名火爆的吴亦凡“freestyle”梗,还有之前有档音乐节目《天籁之战》主打神曲改编,爆出红遍网络的《我的滑板鞋》《大王叫我来巡山》《五环之歌》等洗脑神曲的明星翻唱版,成一时之噱头,满足了观众的猎奇心。但在这样的热闹背后,一些理智的网友也点醒道“让这些歌坛主流歌星来唱这些神曲是足够吸引眼球和制造话题的,这是节目制作方最希望看到的”。此类节目的改编创新炫技有余,能让听众过足耳瘾,但并不见得有多大的意义。

而从改编到有意义的传承,同样也有音乐节目在做尝试,以一档少儿民歌类节目《歌声的翅膀》为例,看得出来,在民歌的部分,节目极力让孩子做到了原样传唱和再翻唱。不过,此前已有电视评论人直指这档节目的不足“给人一种陌生反差感,与其说这是一档音乐成长类节目,不如说更像是一档圆梦节目,简直就是《中国梦想秀》的既视感。当然,四位辅导员也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只是简单地配合节目做效果,并升华一下节目意义,至于他们之后是否会教孩子们唱歌,这一点节目中根本没有交代。”

反观谭维维近几次在音乐上的改编创新,从四川的川江号子,到陕西的华阴老腔,再到这次在《音乐大师课》改编的“贵州侗族大歌+《稻香》”,都验证了大众对真正好作品的接受度和需求。为了完成这次创造性的改编,谭维维亲自带着6岁学生雅鹏去贵州侗族村寨采风,吸收2500多年前的侗族音乐元素……回归音乐人最初获得灵感的采风方式,我们看不到谭维维的玩票心态,对孩子、对音乐都是诚意满满。这其实是一件很有意思又很难得的事,毕竟现在明星高片酬走过场做戏的现象太普遍,看到这份用心确实挺让人惊讶的。当然也有粉丝说,这像是维维能做出来的事,看和华阴老腔的惊艳跨界合作就知道。

在孩子唱完后,谭维维哭了!随即也在节目中谈到这次改编的动机:“雅鹏和我说要唱《稻香》的时候,我觉得这首歌的歌词和旋律特别好,适合孩子唱,我就记在心里了。当天夜里一点左右的时候,脑海里一下子想到了侗族大歌的影子,突然觉得2500多年前和2008年的音乐间有一个关联,特别神秘,并且有意思。然后,就真正的去采风了。”现场,第一次走出大山来到北京的侗族孩子们,站在《音乐大师课》的舞台上,与音乐少年雅鹏和子宜一同完成这首《稻香》,孩子们开口的瞬间便征服了所有观众,表示“这首歌改编的意外感动~真的唱出了孩子们在大山之上肆意的奔跑,那才是记忆中的稻香FEEL~”、“不知道一个上了年纪的人,听到后,会不会落泪,这仿佛是内心天真善良的自己在唤醒自己。”

对于观众们的肯定,《音乐大师课》总导演姚小莹感触很深,称道:“不是孩子们不喜欢老的、旧的、文化的东西,是我们没有用他们懂得和喜欢的方式告诉他们:这个世界有这些丰富的东西值得他们去领略、探索和喜欢!这次,特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跟周杰伦的《稻香》融合在一起,只为传承!”其实,这不是《音乐大师课》第一次大阵仗的传唱民歌,在上一季,节目组就请到“国宝级”艺术家华阴老腔,亲自给孩子们上课传艺,在课堂上一一展示了每一件老腔乐器,从特制的琵琶、敲击木质檀板,到跺脚、哈哈大笑的演唱技巧······在经过“一老一少”和“一新一旧”的交融磨合后,华阴老腔与《大师课》两位学生李成宇、吴子安重新演绎的《华阴老腔一声喊》也引发不小轰动。

中国著名音乐人科尔沁夫曾说过,民族音乐是最好的创作源泉,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们要把自己民族的东西和现代时尚的潮流、国际化潮流的音乐的元素结合在一起,使其中的灵魂包含民族的音乐和精神,而不是一个皮毛,一种形式。中国音协流行音乐学会主席、著名音乐教育家付林也曾表达:“一个民族的声音就是人类的文化,中国流行音乐的走向,不吸收民族民间的乳汁,是长不大的”。民族音乐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音乐大师课》做到了继承与创新的创造性结合,也为传统民族音乐的传承提供了一次次有益尝试,让大众听得到、听得懂,真正去喜欢,并乐于成为传唱者和传承者。

活动讨论(0)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