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wowjiemian
目前中国的预制菜渗透率不到20%,相较美日60%左右的渗透率还有很大空间。
02/13 15:30评论(0)
在部分高收入国家,“质量数量权衡”理论已经不再是生育率变动的主因。
01/31 13:00评论(0)
陆挺:对2023年的经济复苏不宜过于乐观,预计增速在4.8%左右
不能低估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同时也不能高估报复性消费反弹的力度。
12/22 13:20评论(7)
当经济下行时,一定要想办法让经济走出低谷,要尽快实行宽松货币政策,尽可能对企业宽松,提升信心。
10/11 13:49评论(0)
多项研究对过去几十年实践的分析结果均表明,“涓滴经济学”不仅对经济增长和就业没有任何帮助,反而是导致不平等加剧的一大祸首。
09/28 20:45评论(1)
瑞信认为,中国百万富翁数量到2026年将翻番,你信吗丨数据说话
瑞信认为,未来几年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股票和债券等金融资产占中国家庭财富的比重将上升。
09/25 17:00评论(148)
当现实满足不了预期,过剩的精英就会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子。
09/05 19:00评论(3)
【专访】奥戴德·盖勒:中国有望重回全球技术与繁荣前沿,若能增强社群多样性
"社会多样性(文化、语言或行为)产生了两种对立的力量,对人类发展产生着相互冲突的影响。一方面,多样性刺激了文化的交融,提高了创造力,激发了对新思想的开放性,从而促进了技术进步。另一方面,多样性往往会减少信任,引发冲突,从而阻碍社会的凝聚力。"
08/23 15:25评论(0)
人大学者研究:“双减”一年后,培训机构、家长和学生都发生了哪些变化丨数据说话
父母焦虑症状显著上升;家庭教育兴起……
07/26 13:40评论(512)
【专访】科尔尼贺晓青:全球资本新动向中,会有两类中国制造业企业胜出
贺晓青认为,对企业而言,与其担心产业链转移,不如主动走出去,“与浪潮共舞”。
06/28 20:50评论(0)
以生产力作为唯一指标,儒家文明、科举考试还有什么意义?人类在三千年里毫无进步吗?
06/18 12:00评论(4)
【专访】卢先堃:世贸MC12成果显著,渔业补贴、新冠疫苗、粮食安全有重大进展
中国驻WTO前参赞卢先堃认为,在金融危机、新冠危机、粮食危机,以及俄乌战争、中美冲突等地缘政治危机面前,WTO充当了解决全球性问题的有效的、强大的支柱。
06/17 20:12评论(0)
【专访】妥宏武:个人养老金制度中涉及避税、户口、灵活就业和投资收益率的13个问题
个人养老金的可持续性和投资收益取决于账户的规模。资金的资金量越大,其投资收益率可能就会越高。那现在,我们该如何去扩大账户规模?怎样吸引那些占比较高的中等收入人群,以及低收入人群来参加?
04/22 8:52评论(3)
超龄农民工问题,它更多是老龄化、城镇化发展和城乡差异等诸多重大问题的一个缩影。因此,针对超龄农民工的政策回应不应止于安全层面,而是要放在更大的宏观角度去考虑。
03/23 14:06评论(17)
非洲受影响最大。或令埃及陷入新的政治动荡。
03/16 17:23评论(0)
在一些学者眼中,设立生育基金是解决生育问题最便捷最有效的做法;但在另一些人眼中,这种设想忽略了现实的复杂性,不仅无助于解决低生育问题,甚至可能适得其反。
01/10 21:34评论(16)
马吉:跨国公司是诸多全球问题的症结,而规制仍是真空丨告别2021·提问思想者⑧
“跨国公司已经从一个全球化时代纯粹的经济体,转变为后全球化时代政治上和社会上的行为体。”
01/06 15:00评论(0)
施展:我关心中国的边疆走廊,以及元宇宙秩序丨告别2021·提问思想者⑦
现在的元宇宙还不是真正的元宇宙。真正的元宇宙不应该有“上帝”。
01/04 10:00评论(1)
梁捷:老龄化和AI将如何改变人们的工作与生活丨告别2021·提问思想者④
“今天的年轻人,最欠缺的也正是面对面的工作能力,而疫情又进一步疏远了人际距离。我对于这一点深感好奇,在未来,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会变得更近还是更远,这既会决定未来的工作类型,也会决定未来的生活方式。”
12/27 16:30评论(0)
聂辉华:在元宇宙里,大企业和主权国家能和平共处吗?| 告别2021·提问思想者③
“既要‘做大蛋糕’,又要‘分好蛋糕’。但是有没有一种技术,能够不矛盾地同时实现上述两个目标呢?”
12/24 15:22评论(0)